改善睡眠品質的7個習慣
睡眠品質好,身體健康才有保障。亞洲人平均每天睡眠7.2個小時,比歐美還高。但這也有不少人常熬夜、失眠、易醒等困擾。現在,讓我們來分享一些改善睡眠品質的7個習慣,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啟發。
1.規律生活作息
人體有一個自然的生理節奏,即「生理時鐘」。遵循這個生理時鐘,人體可以保持適當的能量、新陳代謝和免疫力。因此,每天起床和上床的時間最好固定,舉凡吃飯、運動、工作、娛樂等活動也要盡量把時間固定下來。這些都能幫助身體保持規律的節奏,睡眠品質也會變得比較穩定。
2.溫度及環境舒適
睡眠時溫度過高或過低會導致身體熱度失衡,負荷心臟和身體維持溫度平衡。研究表明,晚上睡覺時室溫大約在16°C-19°C之間是最合適的。此外,床上用品也要選擇好透氣性和舒適度的。還要保持環境安靜、黑暗,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睡眠。
3.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
現代人對電子產品已經無法割捨,但使用電子產品也會對睡眠產生負面影響。例如螢幕輻射、藍光、警報聲、短信等都會造成視覺和聽覺的刺激,刺激大腦分泌皮質醇等激素,抑制睡眠質量。對此,建議控制使用時間,尤其是在晚上前避免使用電子產品,改為閱讀或休息。
4.足量運動與活動
運動和活動可以幫助人們消耗體能,讓身體和心理保持穩定,有助於入睡和睡眠中不易醒來。研究也顯示,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可以改善睡眠品質。此外,也可以進行輕度的晚間活動,如散步、瑜伽等,有利於放鬆身心,促進睡眠。
5.鈉及糖的攝入量限制
過多攝取鈉和糖會導致水份留存和腫脹,影響到身體健康和睡眠品質。研究表明,攝取過多的鈉和糖,往往會使人易熬夜、失眠,甚至易於醒來。因此,限制過度攝取這些物質,可以幫助我們保持清醒和正常入睡。
6.心理及情緒平衡
許多人的睡眠問題與心理和情緒的行為有關。該有規律的生活、運動項目、不擔心事情、閱讀、日落時報、禪修等,都能幫助構建平衡的心理狀態。實施一些正向變化,也可以幫助人們放鬆身心,改善睡眠品質。
7.自然食物
睡眠差的人因為非常疲憊,常常用餐不規律或是無法控制食量。建議選擇清淡、健康和自然的食物,如蔬果、堅果、全麥食品和健康飲食。這樣可以吸收足夠的營養成分,保持擁有足夠的激素平衡攝取,這樣才能幫助我們保持好的活力和睡眠。
結論
綜合以上七種習慣,改善睡眠品質的關鍵是平衡和規律生活。從生活、環境到飲食和心理,都要重視整體平衡和節奏。希望以上的建議,能對讀者有所啟發,提高大家睡眠品質和健康地生活。